2018年,天使投資人薛蠻子在自己的微博發了一篇題為《告全國低頭族同胞書》的圖文,講述了自己開刀換骨的可怕經歷。
在文中,薛蠻子自述道:“我每天低頭玩手機,平均每天四到六小時。當時就經常感覺頸椎不舒服,但是沉迷于此,不以為意。”結果八年以后,他被確診患有嚴重的頸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導致頭頸劇痛,終于嚴重到要開刀換骨。
頸椎病正成為年輕一代的健康殺手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以及學生課業壓力的日益繁重,我國青少年中患有頸椎病的人數比例,正在急速上升。我國青少年頸椎發展現狀報告顯示,目前我國80%的青少年頸椎存在問題。在2016年的一份調查研究報告中顯示,我國的頸椎病患者中,30歲以下的患者占比已經超過了37%。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越來越經常地聽到自己的同事、小孩、親人們感慨“最近工作/學習太忙,連抬頭的功夫都沒有”,隨之而來的,往往就是肩頸酸脹,頭昏眼花。
有人做過一個測試,當你低頭低到六十度的時候(也就是我們大部分人看手機時的角度),頸椎局部所承受的壓力是二十七公斤,相當于掛了兩個大西瓜。如果長期處于這樣一個姿勢,對頸椎的損害是非常嚴重的。曾有醫學調查表明,長期伏案工作者發生頸椎疾病的概率要高出6-7倍。
頸椎病的危害是非常可怕的,醫學上大致將頸椎病分為4種:神經根型(一般表現為頸肩痛,上肢乏力、手指動作欠靈活、皮膚麻木等);交感型(可表現出汗、心慌、嘔吐等);椎動脈型(多表現為眩暈、頭痛、視覺障礙,在突然伸屈或旋轉頭部時則眩暈更甚,有的甚至可發生猝倒);以及最為嚴重的脊髓型。脊髓型頸椎病由于脊髓受壓,初期可表現為四肢乏力,行走、持物不穩,而后身體發緊、束帶感,小便費力或失禁,嚴重者甚至癱瘓!
<歌手梁詠琪就曾因為頸椎病而突然癱瘓過>
用宇航員的訓練方法,拯救你的頸椎
從病理上來說:頸椎病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主要由于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必須時刻注意姿勢,并且規律性地活動自己的頭頸和肩部肌肉,才能避免慢性病變的發生。醫生建議的運動方式有以下幾種:米字操(想像面前有一張白紙,脖頸當筆桿、下巴作筆尖,在“白紙”上反復書寫“米”字。)、10點10分操(10點10分,時鐘的時針和分針呈對稱夾角。站立或端坐,雙臂上舉呈“10點10分”狀,挺胸抬頭深吸氣,可舒緩頸椎壓力。)以及擴胸運動(主要有三個類型:手臂向上彎曲成弧形,手指接觸雙肩,沿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分別轉動數次;手臂彎曲,從胸前向肩胛后往返運動;雙手交叉抱肩,左右轉胸。)
以上這些方法其實非常實用,鍛煉起來也很簡單,但對于自律性不夠強,且已經感受到頸椎病變之苦的人來說,卻有些難以堅持。因此如果你希望能夠借助外力的幫助,讓自己的頸椎得到解放,那么這篇文章,將正好幫得上你。
起源于上世紀初的律動技術,原本是二戰后蘇聯用做航天員的身體素質訓練和恢復肌肉活力使用的一項尖端訓練技術。
但隨著冷戰后復健醫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律動技術及其相關鍛煉設備已經逐漸走進了普通民眾的健康生活之中。近幾年來,律動技術已被多次證明可以有效的緩解人體肌肉疲勞,恢復細胞活性,促進體內血液循環,并顯著增強骨質密度。這么看來,律動技術簡直就是為頸椎病患者量身打造的,但唯一的問題是,傳統的律動設備,大都采用的是直立機的形式,需要人體站立在機器上才能進行鍛煉,因此無法有效的鍛煉到頸部的肌肉和骨骼。
廣東福諾思路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專精律動技術多年,公司研發生產的律動沙發和律動床墊,專為體質較差的人群打造,讓用戶只需采取平躺的姿勢,即可對身體進行針對性的律動鍛煉,有效緩解肌肉疲勞,舒緩肩頸壓力,并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血壓。堅持使用6個月以上,骨質密度將得到顯著增加,可以說是肩頸疾病患者的一大福音。
如果你正飽受頸椎疲勞的痛苦,不如花上一個午覺的時間,讓福諾思路的律動沙發(或者水平律動床墊),為你的頸椎進行一次徹底的放松按摩。